千年古韵老巷回响 泉州金鱼巷引入南音公益演出
原标题: 千年古韵老巷回响 泉州金鱼巷引入南音公益演出
活化老街巷,千年泉州市区金鱼巷引入南音常态化公益演出点——
千年古韵 老巷回响
南音阁演出
一杯清茶,古韵一曲南音。老巷周末晚上,回响泉州市区金鱼巷11号店铺,金鱼古风古调的巷引南音汩汩流出,坐在露天座位上的入南观众沉醉其中。“古城南音阁”不过进驻金鱼巷10天,音公益演就免费上演了6场演出 。千年泉州“刚开始以为就是古韵路过的人来看看,没想到吸引了很多人专程前来观看。老巷”负责南音阁演出的回响南音弦友郑泽峰说,首场演出还吸引了两名法国人驻足欣赏并点赞。金鱼 留形留人留乡愁,巷引271米长的入南金鱼巷微改造后,如何活化街巷、聚集人气、优化业态布局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。作为泉州古城办策划的活化古街巷系列活动之一,古城南音阁成为享受古城慢生活的又一去处,也是展示泉州非遗文化一个接地气的平台。
□记者 殷斯麒 文/图
活态演绎
一家四代齐上阵
郑雨隆今年18岁,已经跟着爷爷——南音传承人郑振文学了很多年的南音表演,主要学习洞箫。她说,“我们一家都在这里表演,爷爷、爸爸妈妈还有姑姑,连姑姑的孙女都开始学南音了。”
晚上从8时到10时半,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,一家四代轮番上阵,表演了十几首南音曲目。清唱、对唱、表演唱,数十位参加公益演出的表演者,最大的已经84岁,最小的不过4岁半。师从郑老师一家的甘芷仪今年8岁,一首《刺桐帆影》赢得大家的掌声,她从6岁就开始学习南音,她说,“非常喜欢南音艺术,也很喜欢在南音阁表演。”
“参加演出的人一分酬劳都不取,有我的家人,也有我的学生,还有不少南音爱好者。”主要负责打理南音阁的郑泽峰出身南音世家,家中自祖父开始唱南音,如今已经是五代传承。他的父亲郑振文是泉州市级南音传承人,“我从6岁就开始学习南音,小时候身边的人都会聚集在一起唱南音,这是我儿时的记忆。”84岁的郑振文,致力于南音的传播。“我们在西湖边有个公益南音班,一周一次课,无偿教学。目前班级收了50多位学生,年龄从4岁到十几岁,每周六下午开课。”郑振文说,在金鱼巷有了这个常态化表演的平台,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泉州南音,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传承这门艺术。
8日晚下着雨,路过的行人仍被吸引停下来观赏。古城居民吴阿姨说,自从知道了这里有常态的公益演出后,这几天每天都来听一听,“我还约着街坊邻居或者姐妹们一起来,就在家门口的文化大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。”
业态提升
文化产业涌动活力
今后,每周三、五、六、日晚上,都能在金鱼巷欣赏精彩的南音表演。“这里每天要唱什么南音曲目,由来演出的人自己定,南音阁不安排节目单,但是听众可以提要求。”郑泽峰介绍,无论是喜欢听节奏缓慢的还是轻快的,都可以当场提要求。此外,南音阁还为听客备下了三十多把椅子、矮凳,来听南音的人不需要自带。这里还有茶水和一次性纸杯,在茶香袅袅中品南音悠悠,颇具古城特色。
走在微改造后的金鱼巷,除了南音婉转悠扬的声音外,一路漫步一路发现新的惊喜。网红咖啡馆入驻,小清新的环境和幽香的咖啡味,充满小资的情调;古法酱油展示店,传统手工艺制作的酱油在此陈列展示,独具匠心;锡雕、文创产品店则为古巷增添了文化气息。夜晚华灯初上,金鱼巷有茶有咖啡还有古乐,走在青石板路上,别有一番味道。
改造后的金鱼巷更富闽南传统街巷魅力,并与泮宫、府文庙节点串联一片,打造古城慢生活街区。“在活化街巷方面,我们引入了‘润物无声’系列展览,也逐渐优化业态布局,积极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,今后还将开展各类活动等。”泉州古城办工作人员介绍。
- ·媒体人:黄荣奇1年C类合同签约同曦男篮;上赛季场均6分2.1助
- ·南京一住户室内发生闪爆事故 致1人死亡2人受伤
- ·首次女足洲际对决,武汉赢了!
- ·严益唯评中甲重伤事件:黄牌无罪,冷漠不可取
- ·姚明谈中国男篮亚洲杯表现:猜到了能进决赛,没猜到能差点赢
- ·今年春节假期 泉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97.52万人次
- ·武汉女足在女足冠军杯预选轮中击败奥克兰联
- ·常卫魏:球队战术执行力很强,未来目标是进入女足冠军杯四强
- ·泉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至2020年总体碳排放强度下降19%
- ·泉州花灯艺人一家四代齐上阵 巧思妙作花灯俏
- ·双节期间看球,苏超四场1/4决赛超15万人现场观战
- ·全丰泽区政务一体机投用 便民服务不打烊
- ·泉州市区存在不少私收停车费情况 警方:可拒缴费并报警
- ·广西平果发布公告:阿萨莫阿颈椎骨折手术完成,身体状况平稳
- ·泉州市区“奥司他韦”断货 药剂师提醒:普通感冒无效
- ·昨日超级月亮撞上月全食 今天新冷空气带来小降温